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
世界快看:著名文艺评论家周思明:《敢闯敢试》以科幻镜头完美演绎深圳城市精神
2023-05-02 05:11:03   来源:深圳特区报


(资料图)

日前在深圳设计周开幕式上首发的2023深圳城市视觉影片《敢闯敢试》,连日来引起强烈社会反响。5月1日,中华曲艺学会创新发展理论委员会主任、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委员、著名文艺评论家周思明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认为,深圳城市形象片《敢闯敢试》以科幻片为视角,讲述深圳这个现代化大都市奔赴星辰大海和未知世界,不畏艰险、勇毅前行、探索永无止境的新时代形象,以科幻镜头完美演绎 “敢闯敢试、改革创新、奋斗追梦”的深圳城市精神。

周思明提及,2019年8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在《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》中指出: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以来,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,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,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、动力、活力、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。他说,《意见》出台以来,深圳市民戒骄戒躁、踔厉奋发,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道路上,迈开更大步伐,取得新的进步,展示出了新时代深圳的卓越风采。与此相呼应,深圳城市形象片《敢闯敢试》应运而生。

周思明指出,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建设成就的象征和缩影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典范。以影像镜头对外展示这座城市的新时代风采,是党和人民赋予创作者的重要而光荣的任务。《敢闯敢试》的科幻镜头阐释和弘扬的是“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、埋头苦干”的特区精神,展现与讴歌的是深圳科技之城、创新之城、未来之城、梦想之城的特区城市气质。诚如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所言:“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,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。”深圳城市形象片《敢闯敢试》展示出的基于现实、超越现实的科幻场景,是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奔赴星辰大海的先锋城市形象。《敢闯敢试》作为一部精短纪录片,长度虽然只有2分58秒,但却引发了诸多网友或观众的关注、热议,并成为国内城市宣传片创作的一个现象级作品。具体而言,《敢闯敢试》主创人员创新性地运用科幻视觉语言,将深圳置于恢宏大气的宇宙视角,这是契合深圳城市精神的创新之举。作品中,主创方将机场、莲花山、前海等众多地标建筑和深圳典范性景观置于特定的科幻场域,可谓一种全新创造,极具科幻张力。就镜头效果而论,该片采用的是全新俯瞰视角,这在以往城市形象宣传片中,是绝无仅有的大胆创新。

周思明表示,从历史角度看,深圳仅用40多年的时间,就从边陲小镇成长为拥有常住人口1700多万、超3万亿元GDP的国际化大都市,以此成就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“深圳速度”神话。深圳40多年的快速发展具有鲜明而突出的科幻性。正是在这种科幻性大胆想象和卓越创造之下,才会有深圳这样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的横空出世。深圳是全国人民的深圳。深圳具有商周文化、岭南文化、移民文化融合的地域文化优势,而科幻文化的加持不啻使之如虎添翼。

周思明强调,如今,深圳正变成中国乃至世界的人才高地,致力于“面向未来”的砥砺奋斗。人工智能、量子科学、合成生物学、脑科学、新材料科学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、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机构的结合,这种极富世界性和科幻性的科技创新,足以令我们相信,在不远的将来,深圳一定会超越今天之自我。近年来,深圳作为一座科技创新之城,在科幻电影、科幻小说、科幻戏剧等相关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。科幻文艺创作是一个窗口,《敢闯敢试》所折射出的,是一座城市在科幻想象力激活与引导下的世界襟怀与远大抱负,必将给这座现代化大都市带来更多福音。

周思明简介

周思明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出版文艺批评著作四部,长篇纪实文学一部,在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文艺报》《中国文学批评》《中国文艺评论》《南方文坛》等报刊刊发论文逾千篇,发表小说散文多篇,曾获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论文大奖赛奖、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评论大赛奖、多届全国曲艺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奖、全国生态文学大赛散文奖等40多项,获两届年度中国文艺评论达人、2007《艺术广角》“今日批评家”、2019第4期《文学自由谈》封面人物。他还参加过中国当代文艺论坛、全国“文艺评论两新”锦江论坛遂宁峰会、中国曲艺高峰论坛、中国文艺评论年会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论坛等,多篇论文入选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》《中国当代文艺文论选》以及国家广电影视高考专用丛书、全国及多省市高中语文测试卷等。

(受访者供图)

(原标题《中华曲艺学会创新发展理论委员会主任、著名文艺评论家周思明谈深圳城市形象片〈敢闯敢试〉:以科幻镜头完美演绎深圳城市精神》)

(作者: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)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华夏生活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